少年行路記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简化版,是关于历险和青春特有的感受消耗的。弟弟简单说沿着铁路走了好几天,我想象中,一个少年被年轻的激素燃烧着,顶着盛夏的烈日孤单地走在漫长单调的铁道上,这个行为的浪漫程度肯定被我夸大了,我还一直很想写一个和这有关的小说,当然都是演绎的成分。很多年里,我几次问起,弟弟总是轻描淡写扯开,几乎不谈起他这段经历的细节,随着时间过去,我想象中的行走愈发神秘。


前两天,我们突然聊起来,弟弟把前后每一天的经历细节都讲出来,当一切现实起来我发现其实比我想象得还要精彩,弟弟讲的时候我甚至有点恍惚,有好几个部分和我的想象基本重合,可他肯定以前没和我讲过,我相对记住了另外一些新增加的细节。其实我好像没法把那个故事写出来,弟弟的讲述和我的记忆、想象混杂在一起,让我更糊涂了,不知哪个部分更准确。

走路是件很无意义的事,但有时又好像含义深远。我父亲少年得志,20岁已经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了,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被分配到北京民间艺术研究会,属文联系统。当年我爸爸20岁一个小伙子,第一次离开福建老家,那时的交通没那么便利,只能一路换车,不过对世界的无限好奇让他把就职行程当是一场穿越国境的长途旅行。先把所有的书都邮寄到北京,自己带个大箱子和一卷席子一路北上。父亲说,他当时走走停停,用了一周的时间来到北京,50年代的北京还残留着老舍描绘的安宁气质,还有天桥剧场,还有梅兰芳,还有最早的人艺班底。

比父亲赴京时年纪还轻,我和弟弟在17、8岁时都突然开始酷爱走路。那时弟弟一直想做点什么,前奏是,他的一个初中同学“小糊涂”,自己骑车去了趟天津,据说么没花一分钱,回来和弟弟描述那个经历,弟弟懵懂的心突然亮起一盏灯,这,就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只是,他要用自己的脚,走到天津。在盛夏的一天,他给家里留了张字条说出去走走,就走了。出门前他带了10个面包、一顶草帽和7块钱(计划中是一定不花钱,这7块钱是为了不时之需)。

第一天就迷路了,因为他计划往天津方向所以一直向东走,尽管是在那时,走出城市的路还是显得太过漫长,而当农田出现的时候也就是他完全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每一陇田都那么相似,他以为一直向东走就可以离开城市,他原来想象的方向几乎消失了,农田似乎朝向着四面八方,每一条道路似乎都对,也似乎都通向未名的一端,道路两旁的大树几乎一模一样,只会让人更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