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公共项目:张晓刚、乔纳森·费恩伯格、向京对谈,当代艺术的文本写作

2017-12


2017年12月20日下午,艺术家张晓刚、向京、艺术史家乔纳森·费恩伯格(Jonathan Fineberg)在尤伦斯围绕“当代艺术的文本写作”这一话题展开了生动的对谈。

當代藝術和理論的並生關系是很顯著的特征,而縱觀中國當代藝術短短30年歷程,中國當代藝術現實與西方藝術理論的關系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國內批評家不停尋求各種西方理論來闡釋中國當代藝術的同時,也可以看到西方對我們不斷遞進的關註,但呈現出來的狀況卻是,西方藝術專業人士無法從已有的知識體系對中國當代藝術現實進行解讀,他們急切地尋求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路徑。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藝術寫作者的闡釋方法和水平,那麽我們究竟需要什麽樣的藝術寫作呢?

作為《1940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的作者,費恩伯格教授以史學家的視角觀察全球當代藝術中中國當代藝術的特殊問題,向京、張曉剛以藝術家的身份經歷30年當代藝術風雲,如何從集體到個人的敘事演化。費恩伯格教授是《张晓刚:困扰的记忆》(费顿出版社)一书的作者,亦於2017年剛完成一篇關於向京創作、題為《彩虹般的分界線》的敘事性評論文章。

喬納森•費恩伯格(Jonathan Fineberg)

美國著名藝術史家,美國費城藝術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費恩伯格在哈佛大學獲得了學士及博士學位。曾策劃過十余個美術館級別的展覽,曾在耶魯大學及伊利諾伊大學教書。

出版物包括:《1940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Pearson出版社;中文版第三版將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去大門的路上》(耶魯大學出版社大都會博物館藝術系列)、《張曉剛:困擾的記憶》(費頓出版社)等。目前正在籌備一套關於二十世紀藝術的調查概述性書籍(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