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說出來

向京×凱倫·史密斯(Karen Smith)

凯伦·史密斯(以下简称“凯”):你最早是怎么开始接触艺术的?
向京(以下简称“向”):我的经历很典型,和中国很多艺术家一样,从小很喜欢,一直瞎画,但是一直也没有正式学。我从小是个好学生,特别是语文。决定报考中央美院附中的时候,我的初中老师觉得我是在浪费自己的才能。一般都认为,上艺术院校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别的方面成绩不好,画画的技能不过能帮一个人找到工作。我只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当时就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而上附中对我一生改变特别大。

凯:你能描述一下自己对八十年代的记忆,你又是如何获得形成你现在艺术表现手法的那些经验呢?
向:八十年代对我的影响之大,我觉得直到现在我身上还有八十年代的影子。因为有个时间跨度,加上当时的年纪还小,我眼里的八十年代,有点近似西方多姿多彩的六十年代,是个自由思想的纯真年代。那时中国文化开始复苏、变革,就好像长时间沉睡之后一下子苏醒过来了一样,进入了一个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崭新阶段。当时,我们什么都想尝试,而且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得到。附中是一所寄宿学校,所以我所有的时间都和同学们在一起,我们喜欢和中央美院的学生一起出去。学校在中国美术馆旁边,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很近。我常去看话剧,既有传统的,也有很前卫的。对中国文化来讲,那是一个黄金年代;至少对我这样一个看客来说是这样。在我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遭遇的这段时光对我有根本性的影响,它塑造了我的思考方式。

凯:这种影响和你的成长有一定关系吗?我知道因为你父母从事的工作,你接触到很多文化人,也听到过他们讨论知识分子或者艺术家圈子之外的人不曾遇到过的想法。
向:我父亲在电影界工作。他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曾在《人民电影》杂志工作,那是当时唯一的电影杂志。杂志后来更名为《大众电影》,我毕业后也在这家杂志社工作过三年。他有很多从事电影工作的朋友,包括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们。后来他也写剧本。而我母亲也有很多作家朋友。我感觉我成长的过程中,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和当时的文化有关系。

凯:在美院的学生生活,你肯定也意识到了,有很多交谈和课外活动呢?
向:对,但是很多事情都是出于我的本能,那个时代有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学校的所在的地理位置都是一种机缘。我对音乐的爱好就是从附中开始的。学校旁边有一条街,叫隆福寺,是北京最早的商业街。那是最早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