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展覽

那以后我慢慢地理解了很多东西,作品在展示的时候应该是另一种创作过程,从来要知道,外部世界就是不和你配合的,总是充满冲撞和不如意,也总是要花很多时间和别人沟通,阐述你的想法,你要用更多的办法和智慧解决问题,这个,让人成长。


能完全满足自己想法的展示效果极少,展览的因素总是很复杂,多半不能控制,碰到能充分表达的机会会让人记忆深刻。我2008年在北京798唐人艺术中心做的个展就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这是个时间上很充裕的准备过程,我做完那批“全裸”系列作品就一直在筹划这个展览,前面还有台北、香港、曼谷亚洲几站做铺垫,积累了很实际的经验。前面这几个展厅都不是最满意的,我根据每个展览空间的不同删减了作品数量,布置展览现场,时间也是个因素,一般布展时间总是不够,有更充裕的时间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我2006年在上海美术馆做“你的身体”那个大型个展的时候,知道消息就很突然,展期很短,舍不得花很多时间布展,所以提前去一楼那两个大展厅量了尺寸,助手做了个沙盘,作品都用泥捏了小样放在里面,还找了个学生做了一个3D的模拟效果短片,还按照设计展线把想象中的展览现场走了一遍,学生想顺便学一下技术,做得很认真,也确实对现场布展提速有很大帮助,现场总会有意外,现实空间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但心里有个图纸会从容很多。

在唐人北京展场布展也提前有图纸,我去展厅看了很多遍,面积小,作品不多,我心里有数,没再做3D效果,最大的担心就是能不能把我6米多长将近4米高的《敞开者》搬进展厅——这是我当初和画廊谈展览时的一个条件,一定要展出这件,空间不够展的画廊都被我推掉了。前面在上海MOCA展过一次,运输展览过程都很壮观,也让我有个直观的经验知道这件作品搬进展厅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难度,MOCA那次只是个幸运,是无知者无畏的幸运。唐人有个很专业的布展团队,四川人何伟带着一个庞大、数字可以随时伸缩的川军队伍,有丰富的布展经验,冷静稳重的性格,对我的神经质一直都尽力安抚,事实证明他给我的几次建议都有道理。

《敞开者》提前几天已经运到画廊的门口,包扎了好几层,看不出模样,一运到唐人就赶上一场秋雨,还好包得算专业,没有问题。我担心天气,担心门的尺寸,担心时间,终于等到搬进展厅的一天,我和我的助手还有何伟的川军都到场了,第一道玻璃门被拆下来了,就伤了一根粗壮的钢柱,玻璃卸下来,原本说还要拆顶部的